悬架,先从弹簧说起,悬架并不是近现代的产物,早在发明车轮之初,悬架系统就有了初步概念。
车的概念在中国最早用于军队,比如千盛之国,就是形容一国国力强大,一乘为四马一车,车上3人,车下72人,后勤25人,是为百人。古时战车的构造十分简单,一般为木制车轮,使用木轴固定。这就构成了早期的悬架系统。
由于整体采用硬连接,没有减震、缓冲结构,加之道路状况不佳,所以古时的战车具有一些致命缺点,舒适性极差,行驶稳定性也十分差。即便经过一些小障碍物时,车身也会产生较大起伏。如果战车速度足够快,遇到坑洼后,轻则撞断车轴,重则发生倾覆。于是,人们开始寻找“减震”的装置。
悬架系统的概念
从现代汽车的角度看,悬架系统是指车身与轮胎之间的整个承载结构。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支撑车身,随着时代进步,悬架不仅满足于支撑车身,而且承担了舒适性、运动性等驾驶感受的重任。
而今,我们会有“这是宝马”或“这是奔驰”的认知,这是因为这些品牌在悬架系统的调校上拥有丰富的特色和经验,是品牌最重要的竞争力。可以说,悬架系统几乎是整个汽车行业里最考验技术水平的部件,它甚至要比发动机和变速箱更深奥。
悬架系统并非底盘,这是很多人常犯的错误。底盘的概念要大过悬架,是一个很复杂的几何体。底盘的作用是安装汽车发动机以及周边部件、总成,形成汽车整体造型,它大致由传动系、行驶系、转向系以及制动系四部分组成。通常我们说的悬架只是底盘行驶系(车架、车桥、车轮、悬架)中的一部分。
目前悬架系统可以大致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,这两种悬架又有不同的分类,至于两者各自的优势,后面文章会具体解释。无论哪一种悬架,其最终都离不开弹性元件、导向机构以及减震器。这其中弹性元件以及减震器的作用又尤其大。
弹性元件的分类
出于对减震考虑,人们率先发明了片状弹簧,其采用的大致是由钢带绷紧的辐条式结构,同时人们也把目光转移到车轮上,寻求突破。自行车发明后,速度越来越重要,减震变得迫不及待。约翰?邓禄普因此发明了充气式轮胎,安德烈?米其林随后发现充气式轮胎有一些缺陷,比如跳动等。
这种跳动其实就是早期弹簧的概念,也是后来诞生防倾杆等扭杆弹簧的原因。最初的一段时间,车辆上最常使用的弹性元件便是片状弹簧。片状弹簧最先被发明有它深层次的原因,横向刚性而且价格低廉。
片状弹簧现在又称钢板弹簧,它利用的是数片长度相同或不同的弹簧片组成的略弯曲的弹性梁。这类弹簧在受力时不仅可以依靠自身形变,而且可以依靠弹簧片之间的摩擦抵御外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