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,轿车市场延续了激烈的竞争态势,价格战持续升级,更多车企以“一口价”政策加速抢占份额,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分化。本期关注度榜单前三名被小米SU7(参数|询价)、比亚迪秦L、奥迪A6L占据,这其中既有新势力的技术创新,也有传统品牌的精准突围,更反映出消费者需求的深层变化。
3月23日,纯电版秦L EV以11.98万元起售价震撼登场,这款基于e平台3.0 EVO架构打造的中型轿车,全系搭载"天神之眼C"智能驾驶系统,其高速领航与自主泊车功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。在补能体系上,800V高压平台和5C超充技术,能够在国标750V超充桩实现“充电仅10分钟,续航可达300公里”的惊人表现,直击家庭用户"里程焦虑"与"补能痛点"。仅一周后(3月30日),比亚迪趁热打铁推出秦L DM(非智驾版)限时一口价活动,8.98万元起售(截至4月30日)。动力方面,采用第五代DM系统,其由1.5L发动机与电机组成,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为74千瓦,最大扭矩126N·m;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20kW和160kW,CLTC纯电续航分别为80km和120km,综合续航超1200km。比亚迪通过"技术平权"+"消费下沉"的双重策略,在10-15万元价格带构筑起难以逾越的护城河。
面对新能源浪潮冲击,广汽本田选择以运动化转型破局。全新雅阁运动系列以17.98万元起售,叠加至高6.2万元综合权益(含3.4万元现金补贴),终端实际成交价已下探至14万元区间。新车不仅新增运动外观套件与激情红内饰,更首次提供1.5T+CVT传统燃油与2.0L i-MMD混动双动力选择,精准狙击追求驾驶乐趣的年轻化"性价比刚需"群体。
在合资品牌阵营中,别克此番“限时一口价”则更显激进,君威全系车型限时一口价10.69-12.39万元,作为车长超过4.9米的中型车,其价格已与中国品牌紧凑级SUV重叠,由此引发消费者关注量大幅增长。
2025年的轿车市场,正经历从“增量博弈”到“存量厮杀”的蜕变,当"高性价比+高智能化"成为新的市场通行证,那些既能掌控成本命脉,又能引领技术潮流的车企,方能在红海竞争中突围。传统车企与新势力之间的攻防转换,不仅决定着企业生死,更将深刻影响国内汽车产业的未来版图。